在工業產品多樣化、高檔化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提高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模具質量與精度,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在模具制造過程中,形狀加工后的平滑加工和鏡面加工稱為零件表面的研磨與拋光加工,它是提高模具質量的重要工序。傳統的模具表面研磨與拋光加工主要依靠手工加工,所耗費的工時占模具加工總工時的30%左右,既費工耗時,又難于保證質量,已成為模具生產的薄弱環節。近年來逐步發展起來一些模具表面研磨與拋光加工的新方法,如電動拋光、超聲波拋光,擠壓珩磨、點解修模拋光、超精研拋等,這大大提高了模具質量和使用壽命,縮短了模具制造周期,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研磨與拋光的目的如下:
① 提高塑料模具凹模型腔的表面質量,以滿足塑件表面質量與精度要求。
② 提高塑料模具澆口、流道的表面質量,以降低注射的流動阻力。
③ 使塑件易于脫模。
④ 提高模具結合面精度,防止樹脂滲漏。提高模具尺寸精度及形狀精度,相對地也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精度。
⑤ 對產生反應性氣體的塑料進行注射成形時,模具表面狀態良好,具有防止被腐蝕的效果。
⑥ 在金屬塑性成形加工中,防止出現粘連和提高成形性能,并使模具工作零件型面與工件之間的摩擦和潤滑狀態良好。
⑦ 去除電加工時所形成的熔融再凝固層和微裂紋,以防止在生產過程中出現脫層而影響模具精度和使用壽命。
⑧ 減少由于局部過載而產生的裂紋或脫落,提高模具工作零件的表面強度和模具壽命,同事還可防止產生銹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