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拋光前應先了解模具中被拋光零件的使用材料和硬度,因為模具材質的選用影響著拋光質量的優(yōu)劣。一般情況下,鋼材的硬度越高則越難進行研磨和拋光,但是較硬的材料可以得到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因此,對模具鋼材料可通過淬火或氮化處理來提高鋼材的可拋光性(注:對于需精拋光的材料,在淬火、氮化前應先預拋光,使其表面粗糙度值Ra達到0.2~0.1um,待熱處理后再進行精拋光)。
② 除了了解材料性能外,在拋光前,還要求鉗工將各有關拋光面預先整形修刮,使其表面粗糙度值Ra達到3.5~1.6um。對有尺寸精度要求的拋光面,還需留0.1~0.5um的拋光余量。根據拋光面組成的形態(tài),選用或制作與拋光件相適應的拋光工具,并對有礙拋光的易損部位采取保護措施。
③ 拋光操作時,先將拋光件表面用煤油擦洗干凈,然后選用100#~150#油石進行打磨,也可用手工打磨或用手持研磨器裝上相適應的砂輪片進行打磨。若用手工打磨,應將油石打磨的方向與被加工件的原加工紋路方向垂直交叉進行,這樣可以看清楚原加工的痕跡是否被研磨掉,若已被研磨掉,則應清洗表面,更換更細一級的油石進行打磨。當更換到240#油石時,再改用280#金相砂紙打磨。這時清洗要用脫脂棉煤油輕輕地擦拭,不得用棉絲擦拭。當金相砂紙更換到500#時,若需要繼續(xù)研磨,則要用氈輪蘸研磨膏用手持研磨器進行拋光了。
④ 在對模具零件進行精密拋光時,若用脫脂蘸煤油輕輕擦拭,則應注意擦拭的力度、方向和次數(shù),不要來回往復地多擦,擦完一次后必須更換新棉球。第一遍選用W40的研磨膏,然后分別更換W20、W10、W5、W2.5、W1研磨膏,這樣逐級提高,直到符合加工精度要求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