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充分運用IT技術發展模具設計、制造
外形車身和發動機是汽車的兩個關鍵部件,汽車車身模具特別是大中型覆蓋件模具,其技術密集,體現當代模具技術水平,是車身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車身模具設計和制造約占汽車開發周期三分之二的時間,成為汽車換型的主要制約因素,目前,世界上汽車的改型換一代一般需要48個月,而美國僅需要30個月,這主要得益于在模具生產中應用了CAD∕CAE∕CAM技術和三維實體汽車覆蓋件模具結構設計軟件。另外,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載體,實現了異地設計和異地制造。同時,虛擬制造等IT技術的應用,也將推動模具工業的發展。
⑵縮短金屬成形模具的試模時間
當前,主要發展液壓高速實驗壓力機和拉深機械壓力機,特別是在機械壓力機上的模具試驗時間可減少80%,具有巨大的節省潛力,這種試模機械壓力機的發展趨勢是采用多連桿拉深壓力機,它配備數控液壓拉深墊,具有參數設置和狀態記憶功能。
⑶車身制造中的級進沖模發展迅速
在自動沖床上用級進沖裁模或組合沖模加工轉子、定子板、或者應用于插接件作業,這都是眾所周知的沖壓技術,進些年來級進組合沖模在車身制造中開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用及進沖模直接把卷材加工成成形零件和拉深件。加工的零件也越來越大,省去了用多工位壓力機和成套模具生產所必須串接的板材剪切、涂油、板坯運輸等后續工序,級進組合沖模已在美國汽車工業中普遍的應用,其優點是生產效率高,模具成本低,不需要板料剪裁,多工位壓力機上使用的階梯模相比,節約30%。
但是級進組合沖模技術的應用受拉深深度、導向和傳輸的帶材邊緣材料表面硬化的限制,主要用于拉深深度比較淺的簡單零件,因此不能完全替代多工位壓力機,絕大多數零件應優于考慮在多工位壓力機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