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模在工作中,若發現制品在彎角處產生裂紋或開裂,應從以下幾方面查找原因和進行修復。
(1)凸模圓角半徑太小或產生崩裂縫刃 凸模的圓角半徑對于使制件產生裂紋的現象有很大影響。制件內面的最小彎曲半徑即凸模的圓角半徑,是決定彎曲工作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圓角半徑太小時,就會造成制件外面纖維過分伸長二產生裂紋。所以,在修配時,凸模的最小圓角半徑贏根據材料的拉伸性能試驗逐次修整,直到不產生裂紋為止。此外,圓角半徑還同彎曲角的大小及板料上有無毛刺的分布情況有關。對于有毛刺的坯料,在彎曲時應把毛刺放在靠凸模的一邊。但凸模圓角半徑越小,彎曲力就越大,所以為了減少彎曲力、防止制件變薄產生裂紋和提高產品質量,應盡量采用較大的凸模圓角半徑。在凸模產生崩刃時,必須對其進行修磨或更換。
(2)間隙的影響 彎曲凸模與凹模的間隙和圓角半徑一樣,對彎曲力及制品的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間隙愈小,彎曲力愈大;間隙過小時,會再彎曲件直壁上出現淺而發亮的劃道,進而把制件壁拉薄和拉裂。所以,在檢修沖模時,應時常對間隙進行調整,不能過小,過大。如果在修理時,由于凸、凹模的間隙影響需要更換凸凹模,首先應量一下凸模和凹模的實際尺寸,而后決定更換哪一件。如果制件的外形要求有一定的尺寸,應向凸模方向取間隙;如果制件的外形要求有一定的尺寸時,應向凸模方向取間隙;如果制件的內徑要求有一定的尺寸時,應向凹模方向取間隙。
(3)凸模與凹模發生位置偏斜 沖模在長期使用時,由于定位銷、螺釘發生松動或導向機構失效,會使上、下模位置偏移,使凸、凹模間隙不均,也回造成制品產生裂紋或開裂。另外,凸模松動或不垂直凹模工作表面,也會使制品產生裂紋。遇到上述情況時,必須對沖模進行重新裝配。
此外,制品的裂紋與開裂,還與所使用的材料、制品的毛坯尺寸有很大關系。在修理時,必須給予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