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方法根據零件成形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以成形過程中材料減少為特征,通過各種方法將零件毛坯上多余材料去除,如切削加工、磨削加工、各種電化學加工方法等,這些方法通常稱為材料去除法,另一類是材料的質量在成形過程中基本保持不變,如采用各種壓力成形方法以及各種鑄造方法的零件成形,它在成形過程中主要是材料的轉移和毛坯形狀的改變,這些方法通常稱為材料轉移法。這兩種方法是目前制造領域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成熟的方法,能夠滿足加工精度等各種要求。然而,隨著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企業必須重視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和研制,才能在競爭不斷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傳統的制造方法無法很好地滿足新產品快速開發的要求,促使在制造領域中發生了一場大的變革,這就是快速成形制造技術的出現。
從以上對快速成形制造方法的論述可以知道,它們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密不可分的。快速成形制造方法主要是制造樣品,也就是將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設計模型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模得著的三維實體樣件。設計者生產的是單個樣件,或是小批樣件,其精髓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不使用刀具、夾具、模具和輔具,將設計思想實體化,主要應用于新產品的快速開發。而真正的大批量生產,包括中批量生產還要采用傳統制造方法來實現,由于在新產品開發中首先采用了快速成形技術,再采用傳統制造方法進行大批量生產時,就避免了因多次試制而出現不必要的返工,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新產品試制的時間,使新產品能夠盡早上市,提高了企業對市場影響的速度,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