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火花加工和數控銑削加工兩種工藝在模具加工中各有千秋,它們的應用選擇要從產品結構、零件精度、交貨期限和操作人員等方面綜合考慮,在模具整個加工過程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兩種工藝,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是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下面就電火花加工和數控銑削加工的特點和具體工藝運用比較如下。
(1)電火花具體工藝運用
①模具中存在內部尖角,棱邊,要求分明、非規則小過渡輪廓,而銑削加工和刀具自身條件難以完成的地方,采用電火花加工具有明顯有時。
②模具加工中存在長徑比(刀具長度/直徑)特別高的地方,銑刀難于夠到型腔、型芯的表面和輪廓時,更明確地要避免應用銑削。
③對于加工復雜、要求高的零件時,加工電極的編程和加工時間比銑削金屬結構的時間短。在更復雜的加工應用中,這個差別變得更加明顯。
④在無人看護的切削中,電火花相對容易實現自動化控制和操作,因為它比銑削更可預計。在利用機械手裝載電極和工件的過程中,含有電極制造的一個完整電火花過程能整日整夜地有效運轉,而幾乎不用人員看護。
(2)數控銑削具體工藝運用
①模具加工特征中,如果結構為敞開的,而且長徑比小,加工余量大,交貨時間短,采用數控銑削和高速銑削,加上適當的拋光打磨,顯然要合理得多。
②如果模具型腔、型芯表面需要有紋理化的要求,采用電火花加工增加了一個額外的級進動作。電火花加工過的表面不同于被銑削過的表面,通常要求在出現紋理前拋光。
③在形位精度要求高的地方,采用銑削更容易控制嚴格的公差。在電火花加工中,電極自身加工、夾具更換以及在同一零件上用多個電極都會產生精度疊加。同時當獲得更好的表面光潔度時,電火花加工精確度就下降了。而銑削帶來較少的位置誤差疊加問題,不會因表面光潔度好而損失了精度。
與機械加工相比,電火花加工的型腔具有加工質量好,表面粗糙度值小等有點,減少了切削加工和手工修模,使生產周期縮短。特別是近年來由于電火花加工設備和工藝的日臻完善,電火花加工已成為型腔加工的一種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