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的一般過程如下:
模具坯料準備(含必要的標準件購置)→零件粗加工→半精加工→熱處理→精加工→型腔表面處理→模具裝配→上機調試。
坯料準備階段是為模具零件提供相應的坯料,制定好加工工藝,當然加工工藝要按照零件的精度要求和材料的類型來制定。為了提高模具的加工效率,幾種精力去加工好凹模和凸模的型腔質量,盡可能選用標準件和外購件,或者稍微通過改制就可以直接利用,也就是說,模具制造中的標準化程度越高,加工周期越短。
零件粗加工、半精加工的任務,主要是切除零件的大部分余量,如對塑料模具的凹模和凸模的型腔進行銑削或車削,按照切削加工工藝手冊的規定,留適當的精加工余量。而對于不重要的零件,如塑料模具頂出桿的安裝板,可以直接加工到圖紙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在此階段中,為了合理安排設備的使用,往往利用普通機床進行粗加工,用數控機床來控制好零件的形狀誤差。
熱處理是使經初步加工的模具零件半成品達到所需的硬度。
模具零件的精加工是對較硬的模具零件半成品進一步加工,以滿足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表面質量的要求。針對精加工階段材料較硬的特點,大多數采用磨削加工和精密電加工方法。一般通過磨削和電加工,使其達到規定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除了型腔需要進一步處理外,大多數零件加工完畢。
對于要求加工出的制件表面很光滑,必須對凹模和凸模(一般主要是針對凹模)做進一步的表面處理,通過各種拋光和光整方法,使工作表面有相當高的光潔度。
模具裝配的主要內容是將已加工好的模具零件及標準件按模具總裝配圖要求裝配成一副完整的模具。在裝配過程中,需對某些模具零件進行拋光和修整。試模后還需對某些部位進行調整和修整,使模具生產的制件符合圖樣要求,而且模具能正常地連續工作,模具加工過程才結束。在整個模具加工過程中還需對每一道加工工序的結果進行檢驗和確認,才能保證裝配好的模具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