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時,毛坯某處是否發生塑性變形,取決于是否滿足塑性條件。若毛坯各處應力狀態不同,或毛坯各處性能不同,則變形情況也不同,變形首先發生在那些滿足塑性條件的部位,造成毛坯各部位的變形不均勻。毛坯應力狀態與載荷、模具形狀、摩擦、毛坯形狀尺寸等因素有關;s與材料晶格類型、組織狀態、溫度分布、硬化情況等因素有關。
變形協調性是指當變形不均勻時,變形大小不同或先后不同的部位將發生互相牽連。由于這種作用,將產生相互平衡的內應力,即附加應力。例如使用凸輥來輥軋矩形截面毛坯。由于各處壓下量不同而變形不均勻,中間部位壓下量大,長度方向的伸長變形;而兩側部位壓下量小,長度方向的伸長變形小。伸長多的中間部位將牽拉著伸長小的兩側部位,使兩側部位受到附加拉應力;反之,伸長小的兩側部位將限制伸長大的中間部位,使中間部位收到附加壓應力。可見附加應力總是成對出現。
鍛造過程中,變形不均勻是造成產品質量缺陷的重要原因:附加拉應力常使鍛件產生開裂,而附加拉應力常使鍛件產生開裂,而附加壓應力可能使鍛件產生失穩起皺;變形小的部位其內部組織性能常達不到要求。特別是高碳鋼、高合金鋼、高溫合金、有色金屬合金等鍛件,經常由于開裂及性能檢驗不合格而報廢。因此鍛造時應該盡可能減少鍛件變形不均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