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火花表面強化的原理 圖所示是電火花表在強化的加工原理示意圖。在工具電極和工件之間上直流或交流電源,由于振動器的作用,電極與工件的放電間隙頻繁發生變化,電極與工件間不斷產生火花放電,從而實現對金屬表面的強化。
當電極與工件分開較大距離時,電源經電阻R對電容器充電,工具電極在振動器帶動下向工件運動;當工具電極與工件之間的間隙接近到某個距離時,兩者產生火花放電;工具電極繼續接近工件,并與工件接觸,火花放電停止,在接觸處流過短路電流,使該處繼續加熱,由于電極以適當壓力壓向工件,使熔化了的材料互相黏結、擴散形成熔滲層或產生新的化合物;工具電極在振動器的作用下離開工件,工件放電部位急劇冷卻,從而使工具電極表在熔融的材料黏結,覆蓋在工件上。經過反復多次放電,并相應移動電極的位置,就能在工件表面形成強化層。
(2)電火花表同強化的物理化學過程 金屬表面層能夠強化是由于脈沖放電的作用下,工具電極與工件表面之間在氣體中放電,使金屬表面發生了物理、化學變化,此變化主要包括高速淬火、滲氮、滲碳、工具電極材料的轉移四個方面。
1)高速淬火 由于電火花放電使得工件表面極小面積的金屬被加熱到高溫,使得該范圍內的金屬溶化和部分汽化,電火花放電的時間是很短暫的,這時被加熱的金屬周圍是大量冷的金屬,故被電火花放電加熱了的金屬會以很快的速度冷卻下來,便對金屬表面層進行了高速淬火。
2)滲氮 在電火花放電通道區域內,溫度很高,空氣中的氮分子呈原子狀態,它與高溫熔化的金屬有關元素化合成高硬度的金屬氮化物,如氮化鐵、氮化鉻等。
3)滲碳 來自石墨電極或周圍介質的碳元素溶解在加熱而熔化的鐵中,形成金屬的碳化物,如碳化鐵、碳化鉻等
4)工具電極材料的轉移 在電極壓力和電火花放電條件下,工具電極的材料接觸轉移到工件金屬熔融表面,有關金屬合金元素(鎢、鈷、鈦、鉻等)迅速擴散在金屬的表面層。
(3)電火花表面強化層的特點
1)硬度 當采用硬質合金作電極材料時,顯微硬度可達維氏硬度(HV)1100~1400kg/mm2或更高(約70HRC以上)。
2)耐磨性 當使用鉻猛合金、鎢鉻鈷合金、硬質合金工具電極強化45#鋼時,其耐磨性比原表層提高2~2.5倍。
3)耐蝕性 強化層具有耐化學腐蝕性的性能。用不同電極材料強化45#鋼時,所得到的腐蝕性提高90%。用WC、CrMn作電極強化不銹鋼時,耐蝕性提高3~5倍。
4)耐水性 強化層還具有耐水蝕的特性。如蒸氣閥的噴嘴經強化后,耐水性可提高3~5倍。
5)耐熱性 用白口鐵、FeCr、WC電極材料強化45#鋼時,在700~800℃的溫度范圍內,硬度仍沒有下降,提高了工件的使用壽命,如汽輪機葉片的處理。
6)耐疲芝特性 強化時的加熱和冷卻作用,在工件表面產生了拉伸應力,經電火花表面強化后的疲勞強度可提高2倍左右。
7)硬化層厚度 小功率設備產生的硬化層厚度約為0.01~0.03mm,大功率設備產生的硬化層厚度一般為0.04~0.0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