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2016年6月12日 修改:2016年6月12日 所屬分類: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 訪問統計:4032
認證簡介 |
|
基本介紹
自20世界8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許多行業中快速提升,引發了對軟件和IT相關模型、方法和工具的需要。對于越來越多的產品,其開發周期已經由軟件的開發周期所決定(如消費性電子行業或在電訊行業中的產品)。基于這個原因,改進軟件開發流程的效率和效力變得日益重要。
同時,隨著對IT服務管理的關注不斷增加,導致了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ITIL(Information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Library)的產生和廣泛應用。ITIL是一套公開,且用于規范資源技術服務管理的架構。在其被各國企業廣泛采用后,企業為了對ITIL的導入效益作有效的評估,英國政府商務辦公室(OGC)及相關團體,共同制定了以ITIL為核心的國際標準:BS15000,于2000年在IT服務管理論壇(ITSMF)正式發布。BS15000是第一個全球性具體針對IT 服務管理所訂定的質量標準,它是以ITIL為基礎,結合人員、技術、過程等IT資源所發展出的一套具有共通性與實用性的會整流程和管理方法,旨在有效率的服務組織內部或外在的客戶。BS15000已于2005年12月15日通過成為ISO/IEC 20000全球公認的標準,企業可以依此進行跨國界、跨文化及對內、對外的服務管理質量比較和衡量。
標準特點
GB/T 24405 idt ISO 20000的目的是為任何向內部或外部客戶提供IT服務的企業提供一個共同的參考標準。基于服務管理中溝通的重要性,在標準中為服務提供商及其供應商和他們的客戶建立一套共同術語。該標準由兩個部分組成:
1. GB/T 24405.1 idt ISO 20000-1信息技術 服務管理 第一部分:規范
這是該GB/T24405的正式規范,它為服務提供方定義了向顧客交付可接受質量的受管理服務的要求。它鼓勵采用整合的過程方法,可應用于:
a) 將以其服務進行投標的機構;
b) 要求供應鏈中的所有服務提供方采用一致的方法的機構;
c) 要確定IT服務管理基準的服務提供方;
d) 獨立評估的基礎;
e) 需要證明其可提供滿足顧客要求的服務的能力的組織;
f) 意欲通過過程的有效應用來監視和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改善服務的組織。
2. GB/T 24405.2 idt ISO 20000-2 信息技術 服務管理 第二部分:實踐規則
本標準采用指南和建議的形式,涵蓋了服務管理過程的最佳實踐。它能使服務提供方理解如何提高交付給顧客的服務質量,無論是內部顧客還是外部顧客。它描述了業界一致認可的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過程的質量標準,為改進服務無提供了共同的基礎,并能為服務管理工具的供方提供使用框架。它宜與GB/T 24405.1結合起來使用,以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實施意義
a) 保持服務目標與企業業務目標一致,有效的支持業務戰略;
b) 建立規范的服務流程,提高信息技術服務和運營效率;
c) 有效及高效地整合和利用信息、基礎架構、應用及人員等IT資源;
d) 建立持續改進的服務管理機制,快速應對市場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
e) 向國際標桿靠攏,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組織聲譽,提升投資回報;
f) 控制IT風險及相關的成本,提高與控制IT服務質量、降低長期的服務成本;
g) 靈活應對來自各個利益方的不同要求,增加投資者信心。
|
|
|